大皖新闻讯 在巢湖市东庵森林公园,长眠着一位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殉国的抗日将领——张本禹。这位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、张治中将军的胞弟,他被黄埔军校对联“真革命者请进来,不革命者滚出去”吸引进校上海配资网,也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誓言,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书写了不朽传奇。
1900年,张本禹生于巢县(现巢湖市)黄麓镇洪家疃村一户农民家庭,少年时父母双亡,靠舅舅抚养长大。受长兄张治中影响,他早年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护国军,目睹国家危难,立志报国。1925年,凭借刻苦自学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步科,毕业后投身北伐,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副官、学兵团副连长等职,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爱国军官。
在南京中央军校任职期间,张本禹潜心钻研军事,积极宣传孙中山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的三大政策,以爱国主义精神感召学员。1935年秋,他任第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。1936年上海配资网,他率部在百灵庙战役中担任外围阻击任务。面对日军南路增援部队,他身先士卒,沉着指挥,成功阻滞敌军,为收复百灵庙立下战功,获上级嘉奖。
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,日军全面侵华,平津告急。正在南京与新婚八个月、怀有身孕的妻子暂居的张本禹,毅然告别家人,率部北上张家口,投身抗日前线。8月,他所在的第四师部署于居庸关一带,参与南口战役,与日军坂垣师团展开激战。战斗中,阵地一度被敌突破,张本禹亲率旅部一个排冲锋在前,与日军展开肉搏,最终夺回阵地,稳住了防线。
因前线弹药紧缺上海配资网,张本禹主动请缨前往太原催运军火。8月30日,满载弹药的列车抵达南口东站,日军飞机突然空袭。危急时刻,他一面指挥紧急卸车,一面命令司机开动车头引开敌机,自己则坚守现场。不幸的是,日军炸弹击中弹药车厢,引发剧烈爆炸,张本禹当场殉国,年仅37岁。
这位在南口战役中为保护军火牺牲的将领,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担当。1937年10月,巢县各界为其举行隆重追悼大会,将他安葬于银屏山麓。1981年,张本禹被追认为革命烈士;2015年,他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,英名永远铭刻在民族抗战的丰碑上。
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尚雅婷
编辑 许大鹏上海配资网
全金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